第三百四十九章 冲!-《魔临》
            
            
            
                
    第(3/3)页
    擎天之柱,用在靖南王身上,恰如其分;
    但他郑凡可承担不起。
    恭维的话说得这么重,意味着人家是有事要求你。
    在郑伯爷的目光示意下,
    狗迷离和一众亲卫们退开。
    五皇子则更凑近了一些,对郑凡道;
    “平野伯这次是率军而来,且我大燕新建的水师,此时就停泊在距玉盘城三十里外的上游水寨中。
    成玟敢问,是否是要决堤了?”
    五皇子事先,是不知道作战计划的;甚至,很大可能在河工进行时,也没人会告诉他这个计划。
    田无镜为了这场伐楚,从数年前就开始准备了,自然会将这一工程交托给值得信赖的人。
    但五皇子是亲身参与其中的,而且,他对这方面,本就有所涉猎,且自己还愿意去加以研究。
    对于修河工的普通军民而言,他们是敲不出来其中深意的,因为这外表上看起来,的的确确地是在修理加固江道。
    但五皇子善于学习和揣摩,他是自己看出不对劲的。
    郑伯爷笑了笑,道:
    “还请殿下恕罪,本伯,不方便说。”
    “我知,我知,但……平野伯,我就是想来求你一件事。”
    “殿下请讲。”
    “后几日破堤后,江面必然会改道,而自古以来,江水改道,必然荼毒沿岸百姓,影响收成流离失所是小,关键是很多百姓很可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江流给一道冲走。
    虽然,这望江下游的都是晋地百姓,但晋地既然归我大燕,那晋地百姓,其实已经算是我大燕百姓,也是父皇的子民。
    所以,我就是想请求平野伯您一件事,疏散一下下游沿岸的百姓,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
    听到这话,
    郑伯爷没有太多感动的情绪,
    只是有些微微诧异地看着五皇子,
    随即,
    郑伯爷摇摇头,
    道:
    “不行。”
    “成玟知道,这是强人所难了,兵事凶险,成玟本就不通于此,但,我只是想来试着,尽一点力。”
    “五殿下可否知道,前线大军忙活了这么久,付出了那么多牺牲,就是为了这几日本伯在望江的这一举?”
    毫不夸张地说,之前燕军的攻城拔寨,磨、耗,就是制造战争迷雾。
    “是………”
    “殿下的心,是好的,本伯佩服,但疏散百姓,必然会让楚人密探察觉,甚至,很可能让密探直接洞悉我军之谋划。
    这一战,重在出其不意,重在兵贵神速,本伯不愿意冒险,也不可能冒险。
    因为,本伯自身的安危,无所谓,因为本伯早就做好了为我大燕奉献出一切的准备!
    但,
    若是因此影响了伐楚大局,影响了这场国战,那代价,可不就是区区下游沿岸百姓的这点损伤所能比拟的了。”
    最好是破堤之后,水位到达水师可行进之条件,大军,就当即出发。
    楚人越晚知道这件事,那自己,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这不是骑兵纵横,可以仗着自己的机动能力和战马不多的楚人尽情地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一次,自己和麾下兵马是要坐船进入的,楚人要是提前得知做好了准备,那郑伯爷就是被瓮中捉鳖的那只鳖。
    “唉。”
    五皇子点点头,不再坚持了,
    感慨道:
    “我,只是想让百姓,少受点苦罢了。”
    郑伯爷伸手,勾搭住五皇子的肩膀,
    笑道:
    “殿下,按理说,这话,不该由我说。”
    “嗯?”
    “您来说,更为合适,因为您姓姬,您也应该清楚,为了这场国战,我大燕,已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场仗,咱们,输不起,要是出了差池,大燕社稷,可能也就………”
    “我知,我知。”
    郑伯爷点点头,拍了拍五皇子的肩膀。
    可能这位五皇子这些日子体会到了民间疾苦,所以自然而然地,多出了一抹悲天悯人,好在,他并不迂腐。
    此时,
    脑海中回忆起了自己临行前,
    靖南王对自己说的那句话,
    当时的自己,其实问的是和五皇子差不多的问题,当然了,郑伯爷问的,肯定没五皇子这般直白。
    但,
    靖南王的回答,却直白得不能再直白,连一丝一毫遮掩的意思都没有;
    他说:
    对于咱们而言,
    若是大燕没了,那这天下苍生还有何用?
    ————
    啊,坚持了这么多天,作息,又颠倒到了一个很尴尬的点,待会儿睡下我就不设闹钟了,睡饱了再起来码字,所以今晚无更了,大家不要等。
    就当放半天假,调整一下,抱紧大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