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跪下!-《魔临》
            
            
            
                
    第(1/3)页
    马知府被扒光了衣服,
    挂在了城墙上。
    因天气寒冷,
    善于做菜的人心思又细腻得多,所以何春来在下面,为马知府点了个大火盆,为其取暖;
    另外,衣服被扒光了,但依旧很贴心地为马知府披上了稻草。
    不管怎么样,
    侯爷毕竟没说要给他整死不是,
    真弄死了,
    反而是他这种手下人不会做事了。
    但因为这里升起了大火盆,入夜后,很是显眼,所以吸引来了城外的很多流民,他们聚集在这里,默默地欣赏着高高在上的玉盘城知府此时的……
    高冷姿态。
    倒是没人敢载歌载舞,没人敢欢呼雀跃,甚至,没人敢指指点点。
    大家的神情,都很麻木。
    城墙的另一端,出现了郑侯爷的身影,在其身侧,站着苟莫离。
    后头,站着剑圣和陈大侠。
    苟莫离眼里,闪烁着戏谑的火苗,他喜欢看到这一幕,也乐在其中。
    陈大侠稍微悲天悯人一些,他看着的,是城下那密密麻麻的流民。
    而已经对难民有些免疫的剑圣,
    唏嘘的,
    是如今的三晋大地。
    曾经,苟莫离还被关在雪海关地牢里时,剑圣时不时地会请瞎子把他提出来,和自己聊聊天。
    那时的剑圣,
    刚刚经历雪海关前的那一战,
    高光过,
    也高昂过,
    还没来得及沉淀;
    所以,剑圣问苟莫离:非要折腾这一遭么?
    苟莫离的回答是:你是看我输了才这么问。
    一场野人入关之乱,
    大半个晋地被搅动,
    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野人自己,十几万青壮,基本就没几个回到雪原去的,大部分被歼灭,剩余的也被当作劳工硬生生地累死在了工地上。
    但,
    如果赢了呢?
    野人将离开雪原,重新拥抱晋地的温暖。
    剑圣又问:眼下看,值得么?
    苟莫离回答:不做,是当狗,眼下,也是当狗,反正都是当狗,为何不折腾一下?
    因为苟莫离不会只溜须拍马,会说一些真话,所以剑圣在养伤时才会找他聊天,而那时的苟莫离,也能得到极为珍贵的见见阳光的机会;
    剑圣那日最后问了一句:非得这般么?
    其实,可能剑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问的,非得是哪般。
    但苟莫离却回答得很多,
    他说,
    你看看燕国那位陛下,他是怎样的人?
    往前数千年,都是一代明君雄主的底子。
    他不晓得如何赢得美名?
    他不晓得自己穷兵黩武之后美谥都得折中?
    他不晓得马踏门阀后会血流成河?
    他不晓得大军进发后面是百万民夫支撑,不晓得自己国内要民不聊生?
    说白了,
    再民不聊生,无非是饿晕一些人,饿死一些人,只要这个国还在,只要这个朝廷还在,灾年,挺过去就是了。
    最怕的,
    其实是那种被外敌破国之后,那人命,才叫真的不值钱呐。
    没粮吃了,能吃树叶,能啃树皮,能吃草,大不了,弄两顿观音土,堵个半饱!
    但刀砍过来,你脑袋,还能换个位置继续喘气儿么?
    他燕国,不趁着他在,不趁着这个大好局面,尽力打出去,打服四方,呵呵;
    百姓们或许会骂他,史书上或许会污他,
    但千秋万代以来,
    破国灭稷,那才是真的白骨满地真正的凄惨!
    就像是,
    你们晋人!
    ……
    所以,在看着玉盘城下的难民时,剑圣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怜悯;
    一是因为,太多太多人,拿晋地苍生来问他,要挟他,指责他,他烦了;
    二是因为,他是见到奉新城内外的流民,是能够吃上土豆糊糊的,而且,他住的是寻常之家,能够从自己家里人的神色里,看到对未来的希望。
    一切,
    会变好的。
    有些时候,剑圣自己也发现了,他似乎是自己愿意去被郑凡骗;
    因为从盛乐城开始,到雪海关,再到历天城,
    剑圣领悟了一个道理,
    学剑,救不了晋人。
    与其让自己的龙渊,继续高高在上,与其让自己的白衣,一尘不染;
    但那只是飘逸了自己,于国于民,何益?
    眼前这位,
    他,
    以及他的那些能力强得让剑圣都不得不发出惊叹的手下们,
    是真的能让百姓们,过上有着落的日子的。
    剑,
    要接地气;
    这里的地气,是真的地气;
    结合自己上次开二品近乎暴毙的结果来看,
    或许,
    他可以以地气来引下那二品之境的力量作支撑,让自己的身躯承受的压榨和消耗更小一些。
    而地气,
    在哪里?
    剑圣的目光,不由地又落到了眼前这个男人的后背上。
    半辈子,行走江湖;
    争斗、厮杀,
    江湖豪杰,斩过;
    一国之君,杀过;
    但所见所闻之下,活得最接地气的,当属眼前这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