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你就宠他吧-《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第(2/3)页
    “这个……不能和你们说。”
    “……”
    原本已经冷静下来的思路再次被打断。
    许鑫也同样露出了无奈的模样:
    “团队人员选择、甚至名字、职务这些我也不能说,还在保密之中。甚至包括奥运会的相关进度,以及环节、流程这些你们也不能问,我也不能说。所以……咱们还是聊聊电影吧。”
    “……好,好吧。”
    见对方主动帮自己扶到了正轨上,王敏敏点点头,看了一眼本子后,问道:
    “那您对《不能说的秘密》入围戛纳B类奖项后的展望是什么呢?有那几个心仪的奖项?”
    “……它都有什么奖?”
    许鑫纳闷的反问了一句。
    就在王敏敏的思路刚刚如同雨后的春笋一样开始萌芽时,狠狠的给了一脚,还是照脸踢的。
    踢的粉粉碎。
    “您不知道有什么奖?!”
    “知道啊,什么最佳电影、导演、影帝影后……”
    “那是主单元……”
    “……啊?有什么区别吗?”
    “……”
    这采访进行到这,听到了这番话后,王敏敏终于确定。
    嗯,味道对了。
    果然还是学生……
    “什么”都不懂。
    他是真不懂啊……
    ……
    “哟,小许,怎么黑成这样啦?”
    下午,当韦兰芳看到了背着包出现在奥运大厦里的许鑫时,顿时满脸惊讶的问了一句。
    许鑫嘿嘿一笑:
    “精神焕发!”
    “……什么东西?”
    韦兰芳一愣,许鑫也一愣……接着无奈的摇摇头:
    “韦姐,不行啊,你这艺术造脂有些低啊。你得问我一句:怎么又黄啦?”
    “那叫造诣……为啥黄呀?”
    “呵呵呵呵~天冷涂的蜡!”
    “……”
    眼瞧着这孩子从陕北回来就开始满嘴胡咧咧,韦兰芳无语的叹了口气:
    “怎么病成这德行了……”
    “哈哈哈,我先不和您说了,我得赶紧找一趟张导。”
    “诶行,你去吧。”
    和她分别,许鑫一路朝小办公室走,敲了敲门推门一进,刚好和打算走出来的张武碰了个照面。
    张武一愣,随即眼睛亮了一下:
    “回来啦。”
    “嗯,张导,回来了。”
    “哈哈……”
    张武笑着,看了一下许鑫手里拎着的电脑包,点点头:
    “行,那一会儿你来找我一趟。”
    “诶,好。”
    话音落,张武亲昵的拍了拍许鑫肩头,走出了办公室。
    等门关上,许鑫这才对手里捧个宝葫芦跟太上老君一样的张一谋说道:
    “张导,采访完了,该说的都说了,主要就聊了一下我自己,我说了一下我这么神秘是因为在忙奥运的事,又问了几个电影的问题,就结束了。”
    “嗯。”
    张一谋点点头。
    而许鑫则自顾自的坐了下来,开始掏电脑、开机。
    就这个节骨眼的功夫,张一谋说道:
    “这几天,西影厂的人可能就找你聊签你的事情。我的意见是两部到三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就签这么多。不要一开始就签长约,就当一块敲门砖,两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检验了一下成色,要学会待价而沽。”
    “诶,好。”
    许鑫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直接答应了下来,紧接着又问了已经:
    “他们是看好《不能说的秘密》?”
    “嗯。”
    从这个孩子几乎没什么犹豫的点头上感受到了一种近乎于盲目的信任,而感觉到欣慰的张一谋应了一声:
    “如果签了,这部戏虽然不能算到合同条约里,但至少功劳也能落到西影厂手里。这是个摆在明面上,但没人会戳破的谎言。对你有利,对西影厂也有利。而作为回报,至少在拍什么东西上面,你有自主选择权的。”
    “行。”
    许鑫再次点点头。
    导演合约就是这样的,它不是规定什么合作年限,比如三年、五年这种。而是以作品来说。
    在该电影厂里完成多少多少片约,到时候自然而然就可以结束合同。
    而如果西影厂的人这几天来签,那么戛纳不获奖就算了,可获奖了之后,就等同于在厂里又添加一份荣誉。
    可以说是大大的好处。
    而对许鑫来讲,就是背靠一颗大树后,可以自己选择剧本,而不是等厂里派发……
    这点其实对于导演个人来讲,也挺重要的。
    毕竟创作上更自由一些。
    但许鑫没想在这方面上多聊什么。
    等笔记本开机后,就拿到了张一谋面前。
    这里面有施工现场图,也有规划的图纸,已经设计细节的现场图例……工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五月下旬,最迟不过五月底就结束,到时候导演团队就可以过去了。
    给张导报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工作进度后,许鑫离开了小会议室,接着来到了张武的办公室。
    敲了敲门,走进去后,就看到了正站在窗前抽烟的张武。
    “张导。”
    “嗯,进来。来来来……”
    张武看起来还挺高兴的……不过笑容里也掺杂了些许不太自然的神色。
    招呼着许鑫过来后,说道:
    “给你看个东西,来。”
    绕道了自己办公桌后面,他从抽屉里拿来了一份文件,递给了许鑫。
    许鑫有些纳闷,接过来后,发现竟然是项目申报计划……
    “这……不是已经过审了吗?”
    四月初那几天,项目组重新制定的以卷轴为核心的项目计划就已经得到了审批通过。
    怎么这又拿出来了?
    “你看最后,当时这份文件发下来的时候,你没在。看看最后说什么。”
    “呃……”
    听到这话,许鑫把文件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
    看到了上面的一行手写的字迹。
    字迹稳重、如同山岳。
    下意识的,他念出了声:
    “大家都认为这个调整充实,有着明显的进步。比原来的更精彩,创意很好,有的点子也很好,怎样通过表演,让广大群众理解甚至有反响。
    要把最好最精彩最打动人最震撼的,给予大家充分的展示。把好的创意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更充分的表现,让观众引起共鸣。
    我们定了大原则,还是要奥组委发挥艺术家们的作用,去具体实施。
    方案出来后,还是应集合各专家的意见,集中集体的智慧,把几个仪式都组织好、设计好,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念完……
    他呆呆的看着“我们定了大原则”这句话……
    下意识的问道:
    “张导,这是……谁写的?”
    “你觉得呢?”
    张武捏着烟,若有深意。
    “拿到这个方案当天,按照老田的话来讲,就是从来没有一个领导,在听取仪式的方案时候,如此的,带着期待的在会议表决通过后,亲笔写下这么一段批语的句子。并且,小许,你得到了一句“这个年轻人就是火炬的设计者吧?不错,年少有为”的评价。”
    “……”
    下意识的,许鑫打了个哆嗦……
    哆哆嗦嗦的问道:
    “真……真的?!”
    “嗯,真的。老田亲口说的……不过我们都决定给你个惊喜,所以才在这时候告诉你的。哈哈哈~”
    “……嘿嘿嘿。”
    听到张武的话,许鑫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开始傻乐。
    确实是傻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