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没有答案-《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第(1/3)页
    逆风在海外投资电影的业务一直没放下来过。
    哪怕现在无论是卖《好声音》的版权,还是国内投资电影,都让公司……不能说盆满钵满吧,但至少良性运转蒸蒸日上。
    可依旧没有放弃投资电影的打算。
    或者说,无论是许鑫也好,还是许志他们也罢,对于墨姐的这项海外业务,大家都保持着高度默契的尊重。
    说句现实一点的话,光墨姐这一层关系摆在这,就值金子了。
    她想投电影就投呗。
    当然了,这是比较重利益的话术,而实际上这两年刘墨墨平均一年保持投资一部到两部电影,投资都不打,少则一两百万,多则三五百万美元。
    对于逆风来讲这些钱是不是负担不提,最关键的是她不怎么赔钱。
    虽然挣不多,多数都在保本和维持海外分部的全年费用左右。
    少数就算赔了也很正常。
    电影肯定有赚有赔的。
    大家都有心理准备。
    而这两年在欧洲投了几部电影后,刘墨墨便打算向北美扩展。
    欧洲的电影环境,说到底还是太过于排外了。
    而北美的投资市场相对来讲就很开放。
    但风险也同样很高。
    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的忠心,除非是那些独立电影,商业电影早就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而这套体系对于一个外国公司来讲,首当其冲的最需要慎重对待的,其实也是投资。
    毕竟这边一两千万美元的电影只能算小制作,动辄上亿的费用……除了那些坐拥无数资源的国际知名大公司外,其他小公司有时候只能望而却步。
    但刘墨墨还是想试试。
    动用这几年在欧洲那边积攒的票房本金,在不挪用公司国内市场的资本前提下,看看能不能玩得转。
    她对钱其实并不看重。
    如果她看重钱,喜欢钱的话,压根就不用一年365天在国外至少待270天。她只需要在国内待着,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金钱了。
    她看重的是自己的事业,或者说“独立”的规划。
    欧洲电影,在她看来,虽然佳作频出。但风气却死气沉沉,她有些腻了。
    腻了咋办?
    换地图呗。
    新的开始。
    于是,北美的逆风分部开启了影视投资的业务。
    她这个圣诞节之所以没回国内,其实就是在忙于各种导演、编剧、演员工会的晚宴游走。
    好莱坞每年的年末都会举办各种酒会,说白了,就是把几方的人凑到一起,大家互相认识,从而诞生更多的合作机会。
    而眼前的那个谢顶的男人,就是她在一场编剧酒会中结识的编剧。
    德瑞克·科斯塔德。
    在酒会上大家认识时,对于刘墨墨来讲,这个人属于好莱坞最底层的编剧。
    没有代表作,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其他编剧手下帮助各种剧本来润色。
    不过对于对方想要保留自己联系方式的提议,刘墨墨还是欣然应允。
    人家都说美国自由。
    但实际上,这边同样有着严苛的等级制度。
    等级森严到下位者除非是脑洞大开的做出什么异于常人之事,否则他们就只能等待上位者来找他们。
    而在好莱坞,刘墨墨和德瑞克·科斯塔德一样。
    她属于影视投资制作公司的最底层。
    德瑞克属于编剧的最底层。
    她懂这边的游戏规则。
    而那一晚,她手机里的号码有许多人。
    但……或许是圣诞节临近的缘故,对方是在圣诞结束后才联系她的,约到了这间咖啡厅,要把他写的剧本给自己看看。
    并且,似乎为了拉自己的好感度,他还带了他的表妹……也就是俩人在晚宴那天讨论过的“天朝通表妹”来促进洽谈的氛围,拉近大家的距离。
    刘墨墨对于这个提议并不在意。
    直到,俩人落座后,她听到了这个中文名字叫做艾晴的女孩问了一句:
    “逆风娱乐,是许导和杨蜜在的那个公司吗?”
    刘墨墨点头:
    “是的。”
    既然是天朝通,知道许鑫倒也正常。
    可艾晴的第二句话就把刘墨墨给问懵了:
    “啊?……我是许导的英语家教。”
    于是,俩人在互相确认了一下“许导”就是许鑫后,才有了刚才她打的电话。
    并且感叹命运的奇妙。
    这个世界……真的太小了。
    至于德瑞克·科斯塔德把剧本忘记在车里的小插曲,根本无足轻重。
    《包裹》么……
    她翻开了剧本,入眼第一行字:
    “恐武健硕、冷酷有力的汤米·维克是一名退役老兵……”
    咖啡馆内,她开始读剧本的大概故事,而德瑞克·科斯塔德则像是一个……等待老师审查作业的高中生一样,目光里流露出了些许的不安。
    至于艾晴……
    她就简单多了。
    许导公司里的人,不是骗子。
    这样就可以了。
    所以,她的表情更轻松。
    而刘墨墨看剧本看的很细,虽然她也在尽可能的忽略一些人物对话,只是专注在场景和故事性。
    但她还是花费了服务员倒了三次咖啡的时间,才算勉强读完。
    而她放下剧本的时候,德瑞克·科斯塔德微微坐直了身子。
    刘墨墨没说话。
    而是凝视着自己面前已经冷掉了的咖啡,把整个故事捏合起来。
    凭心而论,这个剧本……故事还凑合。
    就是特色有点老。
    一个孤胆英雄接到了一个神秘包裹,然后引发出了一堆什么黑帮追杀之类的事情。最后“拯救世界”,皆大欢喜。
    故事还行,但……没啥令人在意的点。
    大概知道故事后,她任何剧本里面可以算得上是精彩的内容都没太记住。
    这是编剧编写剧本时功力的差距。
    对方要是真的能搞出来自己要求的那种剧本,那么大家今天也就不会坐在这里了。
    同样身处“底层”,她自然对对方的要求也不会太高。
    故事虽然不出彩,甚至可以说是平庸……但她从许鑫那学到了一件事。
    电影的本质就是通过画面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肯定有好坏。
    但必须要完整。
    而这个故事就属于很完整的一个故事。
    细节很枯燥,但胜在有头有尾。
    从主人公接到那个快递包裹开始,一切的事情都围绕这个包裹展开,最后收尾还挺干净利索的。
    她知道自己想在北美站稳脚跟需要的就是这种故事。
    不要搞什么艺术性那么强的,也不要太深邃的。
    故事浅薄一些,直白一些,甚至无脑都可以。用好莱坞最传统的模式,合格的剧本,合格的导演+预算之内最有人气的演员,这是小成本电影的商业圣经。
    先打开市场,然后在慢慢海里捞针。
    心中打定了主意,她终于看向了德瑞克·科斯塔德:
    “科斯塔德先生……”
    “德瑞克,喊我德瑞克就可以了。”
    “好,德瑞克,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比如导演、演员,甚至是你心中想要描述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