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望族在线阅读 - 第379章 意气之争(四)

第379章 意气之争(四)

    自打太祖皇帝成立锦衣卫,仕宦人家多有防人偷听密室。
  王守仁本与沈瑞在内院书房说话,这会儿离了内院,往前院书房去了。
  前院书房中,在书架后,有个六尺见方的茶室。罗汉榻上,摆了茶具,看着与寻常吃茶的地方无异,不过地上铺着厚厚地毯,四周墙壁也都是带了添了棉花的夹层,隔音最好。
  沈瑞家前院的书房,也有这样的“茶室”。
  “可是国有不宁事?”进了茶室,打发下书童出去,王守仁直接问道。
  “金乌西坠,阉竖再兴。”沈瑞总结了一下,低声道。
  王守仁眉头拧成一团,直直地看着沈瑞。
  沈瑞在心里算着正德登基的时间,弘治十八年,具体月份忘记了,不过就算是十八年年底,距离现下也剩下不到两年。
  当今是仁善之君,同前面的帝王相比,可谓之勤勉,虽偏重外戚张家,可也只是小瑕。东宫年幼,要是改天换日,宫中只有妇孺,难免重视阉宦。
  沈瑞这八个字,倒是道尽前因后果。
  王守仁虽觉得这“梦蝶”之事太过玄幻,可因相信沈瑞为人,依旧是信了大半。
  “父亲与我可是有难?”王守仁想了想,道。
  根据后世记载,刘瑾弄权时,王华父子不仅仅是贬官,刘瑾还曾派人暗杀过王守仁。起因是拒绝刘瑾的拉拢,且出言不逊。
  沈瑞想到这里,便直言道:“权阉要推师公入阁,为师公所拒;拉拢老师,老师斥之,后遇生死劫,险死还生。”
  王守仁点点头道:“要是到了那日,父亲与我确实会如此应对。”
  “老师,委曲求全,以待来日,就当不得君子么?”沈瑞想起毁誉参半、却支撑了大半朝政的李东阳,道。
  王守仁摇头道:“瑞哥儿放心,生难死易,为师向来爱惜己身,万不会为一时之气殉身。”
  “令尊那边可有麻烦?”王守仁想到沈沧,道。
  沈瑞摇头道:“不知。弟子所见,多为宫中影像,亦模模糊糊不真切,外头却是不曾见。师公与老师之事,也是在权阉口中听闻。”
  “那权阉是哪个?”王守仁道。
  “刘瑾,执掌司礼监。”沈瑞道:“阉人中将有八人为祸,世人称之为‘八虎’,刘瑾乃八虎之首。”
  大明朝因司礼监掌着批红权,内廷与外朝素来紧密相依。王守仁虽不过六品官,可有个侍郎老子,对于司礼监几个领头太监的名字也有耳闻,刘瑾并不在其中。
  王守仁道:“这刘瑾莫非是东宫近侍?”
  沈瑞点头道:“为东宫大伴,最为东宫信赖。”
  王守仁的眉毛皱得越发紧,刘瑾这个身份,本就容易让人想起英宗朝的大太监王振,难免让人想到英宗朝几乎国灭之事。
  可阉人的权柄,都是天子所授,外臣想要遏制,并不是容易事。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将沈瑞方才提及的几件事都联系起来,想到父亲会被推入阁,不由愣住:“哪位阁臣退了?可是刘阁老?”
  三位大学士中,刘健是首辅,年岁最大。新天子登基,想要亲政握权,先要移开的就是刘阁老。
  “听权阉所说,刘谢两位都告老,只有李相临朝……”沈瑞道。
  王守仁因父亲的缘故,同这三位阁老都见过,且渊源不浅,对这三位阁臣的品行也多有了解。刘谢两人的确是不能屈的性子,李东阳性子要圆润的多。
  他之前虽口中说相信弟子,可多多少少也有几分荒谬之感,想着是不是沈瑞近日因见证生死,看了太多道家的书才产生臆想。
  不过听了沈瑞这些话,他却觉得这些朝政时局、天下大势前后因果,不是臆想就能想出来的。
  他已经信了八分,却是忍不住又探问道:“接着入朝的是哪位?”
  “焦芳。”沈瑞想了想道:“此人党附权阉,抑制南官。”
  对于此事他记得清楚,是因为此人入阁后,再次揭开大明官场官员之中的南北之争。
  王守仁这回信了十分。
  焦芳,现任礼部右侍郎,天顺朝进士,曾为翰林,资历还在王华之上,有资格入阁。他籍贯河南,年轻时曾有政敌为南人,比较重南北之别。
  王守仁只觉得脑子里乱成一团。
  他虽满腔忠君爱国之念,可到底已经是而立之年,不再是热血少年,不会像少年时代那样,因鞑靼祸患边城,就天真的想要上折到御前,以为弃笔从戎就能创下一番伟业。
  区区一个六品主事,即便晓得风雨将至,可也没有操控风雨之能。
  王守仁,困惑了。
  沈瑞用托词将即将而至的时局变化说出,心里还真是松了一口气。沈沧那里,已经有防范之心,总会保全己身;王华父子这里,要是不提醒一下,沈瑞还真过意不去。
  同这些人精子相比,自己的脑子比不上,还是让聪明人去发愁的好……
  沈瑞虽忽悠了王守仁一顿,可也将王守仁之前的教训都记在心上。回到家后,他开始练字了。心浮气躁,写不下文章的时候,他就开始练大字,而不是逼迫自己非要一日三篇时文下来。
  用了不到半月时间,沈瑞已经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与早先无异了。朝廷大事还是交给能担当的人,他还是要爬自己要攀过的高山。
  王鼎还在叫嚣,长寿那里收集的黑资料却是越来越多。
  自打同“贵亲”相聚,王鼎可没少折腾,不仅在府学里得知猖狂,少不得也有“衣锦还乡”的一幕,带了“郑皇亲”身边仆从去老家殴打亲长,到南城书院去耀武扬威。估计是原来压抑的狠了,如今才尽显小人猖獗之态。
  腊月里,京城各处婚嫁的人,宴饮也多,这“郑皇亲”出入的门第也越来越高。
  张家兄弟终于忍不住,就所谓“郑皇亲”之事,安排人上了折子,追究郑旺假冒皇亲、招摇撞骗一事。
  皇帝看到折子,并未交由刑部审理,而是命人将涉案人等收监,御前亲审。
  关系到东宫嫡庶身份,朝野瞩目。
  皇帝却是快刀斩乱麻,不过数日,就解了案子。涉案内侍刘山以干预外事的罪名被处死,郑旺以“妖言罪”、“冒认皇亲罪”被监禁,郑氏女郑金莲则被送入浣衣局。
  此中多有怪异,皇帝虽是仁君,可这判决也太温和了些。
  内外不少人生疑。
  就连寿哥,也是数日辗转难眠,望向浣衣局的方向心中有所激荡。只是少年太子,即便依旧顶着任性肆意的面孔,内里也存了心机,并没有在人前多露出一点点。
  旁人不曾发觉,身为东宫大伴的刘瑾最是心细,自然看出小主人的忐忑,无人时带了心疼道:“皇爷太心软,怕是殿下以后要为难……”
  这般“关爱”之语,寿哥却觉得刺耳无比。
  他阖了眼,没有应答,面上却露出疲惫之态。
  人都是爹生娘养,这天下有几人会错认自己的爹娘?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他到底是真正的嫡子,还是宫女所出的庶子,连他自己心里也拿不准了。
  周遭都是鬼蜮魍魉。
  刘瑾只当小主人为此事难过,忙低声道:“殿下放心,浣衣局那边奴婢有故人在,诸事都便宜。”
  寿哥一下子睁开眼,望向刘瑾。
  刘瑾满脸慈爱,也正望向寿哥,两人视线对了个正着。
  “勿要多事,坤宁宫那边……”寿哥垂下眼帘,闷声道。
  刘瑾犹豫了一下,道:“是奴婢思量不周全,东宫确实当避嫌疑,不过殿下放心,老娘娘那边也会护着的。”
  寿哥点点头,道:“如此。正好。”
  是老娘娘么?安排这这个“郑皇亲”出来,是为了针对张家,还是为了自己?
  寿哥想到各种可能,越想心里越冷。
  他“腾”地一下站起身来,道:“走,去给老娘娘请安。”
  宫里如今有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能被称之为“老娘娘”的,就是太皇太后周氏了。
  刘瑾低眉顺眼地应了,跟着寿哥出了东宫,前往太皇太后的宫殿。
  不想太皇太后宫里,太医院的太医几乎是倾囊而至,皇上与皇后也在,随即太后也来了。
  太皇太后病了……
  *
  学政衙门门前,王鼎只穿着一身中衣,披头散发地站在那里。
  就是一刻钟前,他被以“品行不端、殴打亲长”之名,除了功名与学籍。如今,他已经不再是王相公,又是白身百姓。白身百姓尚且能通过科举之路,出人头地;他却因被革除学籍的缘故,已经没有了再考的资格。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王鼎如坠梦中,痴痴自语。
  学政衙门门口值班差役,有不知情的,看着他这般狼狈,不由暗生同情,低声与同事道:“瞧着不似恶人,大人向来爱惜儒生,常念功名不易得,怎么处置的这般不留余地?”
  旁边那人知晓此案,轻哼道:“不过是一忘恩负义的斯文败类!谁不晓得养恩大于生恩,此子却是黑心肝,得了功名就行殴亲之举,为了攀附高门,对于帮扶过的老师也断了师生之义……”
  王鼎也听了两人的话,似在梦中醒来,望向四下里,吼道:“是谁在害我?是谁在害我?到底是王家的,还是田家的,你们出来呀?出来!”
  
? ?做人不能太猖狂啊。王鼎一鞠躬了。继续求推荐票、求月票。。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