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九节 秋赋(三十四)

第二百六十九节 秋赋(三十四)

        将养百姓,最要紧的就静,!昔日汉代孝文、甲绷        ”



        熊卜估耐心听了半天,发觉刘进士的全部理论就是“统治者应该什么也不做,一切保持原有的秩序运行,免得骚扰了百姓。



        刘大霜接着说:丈量田亩看似合理又利民,实际上在执行中往往会被“宵小之辈”所乘,原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到最后反而闹成了害民之举。他很不客气的就把陈明刚的例子拿了出来。



        “若没有陈明网的丈田,我们还想不到这一节”熊卜佑把这责任直接往他身上一推,“他虽然是假公济私。但是丈田清税赋这件事我们觉得并不为错



        “丈田清税,无非是要多征钱粮,本县的百姓已经够苦得了”。刘大霜激动起来。痛陈临高百姓的生活状况。他虽然住在县城里闭门读书,但是从家人、亲戚、师友学生和自家的佃户嘴里知道农村的真实状况,农村经济的凋敝和农民的疾苦,他了解的很多。



        “刘先生说得都是实情”。熊卜估道,“但是自从大明开基以来,临高承平快三百年了吧?三百年来百姓却越过越穷,到底是什么缘故?”



        “外有黎乱海盗,内有土匪。天灾不断



        “这只是一部分,刘先生总该知道,临高的户口是在逐年减少的吧?”熊卜佑先从这个。问题上入手。



        刘大霜当然知道。



        “大明开国初东。本县的户籍是有近六万多人”熊卜佑说,“现在有多少?。



        刘大霜张口结舌,他还真不知道本县的户籍人口有多少。



        “在籍人口不过二万多:这二百七十年来,临高虽然和先生说得一样,有黎乱、海盗、土匪,但是大体局面还算平静,民生粗安这四个。字是当得起的



        刘大霜点头,这话不错。琼州府虽非世外桃源,但是各种大规模动荡要比大陆少得多。按理说这样的地方户籍人口是应该增加的。现在越来越少,只说明逃亡户和隐卢越来越多了。后者他知道,县里不少村子是整村的隐户,托庇在某个地方豪强之类的人物名下。自己名下。也有少量的隐户。



        问题的根结,就在这大明的税赋制度上!熊卜佑毫不客气的指出其种种弊端。



        他先从大量的“诡寄隐田”开始谈,大地主们用种种手段逃避赋税,从而使得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加重了赋税负担。而且大户勾结官府,贿赔胥吏,种种违法行为无人纠正小民不但无法少交颗粒,还被强行用各种手段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富家占地万亩不纳一粒米而莫能究诘,贫弱不取寸草岁输重课而无所控制土地集中。赋役不均。农民不是逃亡就是投寄他人名下。弘治年间。大明的户数。就比洪武年间少了  坠万。口数少了奶多万。论及现在,更不堪了!”熊卜佑侃侃而谈,“这清理田亩,均平税赋已经是不得不办的燃眉之急了!若再是一味的“安静”百姓们最终不外乎是强者为寇。弱者陷沟渠”。熊卜佑话锋一转,“刘先生在大陆上故旧甚多,邸抄也看得。如今天下的局势到底如何。总比我们更清楚



        熊卜佑的材料都是现成的,要事实有事实,要数据有数据,和传统士子空谈“民不聊生饿孵遍野”之类的感性套话完全不同。春节过后的社会调查使得穿越集团掌握了大量的本地数据。为了应对类似今天的局面,资料部门早就把资料库里所有掌握的明代赋役制度的研究资料进行了一番总结归纳,写了长篇报告给领导小组阅读,现在领导小组里的每个,人都算得上是半个明代赋役制度的专家了。



        果然,刘大霜被说得哑口无言,他虽然对临高的农村经济的调敞状况相当了解,但这也仅仅是了解而已    他的学问不在这些经济之学上。熊卜估的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引经据典,让他心生钦佩之情。



        不过,这也让他很是疑惑。澳洲人自称是宋人后裔,流落海外数百年。既然如此为什么对大明的事情如此的清楚?连过去的朝廷大臣、地方官员的言行和奏章内容都知道!



        看来,澳洲人里必然有本朝的读书人。而且这读书人的学问功底。绝不会在自己之下    十之八九。还远胜自己。想到这里不由得心生警惧。



        “受教了!”刘大霜拱手施礼,语气沉重,“想不到澳洲对大明居然知道的如此详细,真是惭愧!”        “一点皮毛之见



        “熊卜二足。都是正是贵众想讨没有。”刘大霜并不死心,    天下的事情有理的办成没理的,好心办成坏事的,举不胜举!贵众要办清理田亩,均平税赋的事情,可有这样的把握?。



        “这个。我们知道熊卜估正色道,“刘先生,我曾听王师爷、吴太爷说过,过去他们一直想为临高的百姓做几件事,不知道刘先生是否知道?。



        “知道刘大霜是县里的头号士伸,涉及县里的大事肯定会先和他商议。“剿匪、修路、兴学



        “办成了没有?”



        刘大霜明白他的意思了:这三件事情,吴明晋谋划了数年也未成功。澳洲人来了一年就全办到了一难怪他们如此自信骄傲了。



        看来,澳洲人是铁了心要丈田厘清税赋了。若是他们真得能做到倒也是一大善政。刘大霜想到这里点了点头。又一次提醒道:



        “贵众剿匪、筑路、兴学。无非是有钱有力。清丈田亩赋税的事情。千头万绪,还请贵众仔细他停顿了下,“尤其是用人上,不可不谨慎从事        “是,这个我等明白。”熊卜估见他的语气已经不再是激烈反对,心中大为意外。难不成我这番话就打动了他?这么说来这个地主阶级分子还算是开明。



        “还有,贵众既然要厘清税赋,其中免不了要涉及本县的大户猎伸,到时候还要请贵众手下留情,稍存体面。”



        “好说,好说常卜佑打着哈哈。



        髦贼要重新丈田的消息垫快就传遍了全城,黄禀坤又一次去见刘大霜,却讨不到他的新主意一刘大霜干脆称病示见任何人了。



        大户们完全懵了,不知道这世上的风到底是怎么吹得了。既然说陈明网“扰民”那么丈田也是扰民,怎么只抓了陈明网,丈田还耍继续下去?



        黄禀坤知道刘进士多半是碰了个软钉子。髦贼决心已下。他和李孝朋商量了半天,没商量出个名堂来。李孝朋提议再去发动粮户联合上禀贴。黄禀坤苦笑着摇摇头一他太了解这伙大粮户了,典型的欺软怕硬之辈。澳洲人的虎须谁敢去撩?过去好歹有刘大霜这面旗子,现在他不愿意出头,自己就算说破了嘴皮也未必有用。而且澳洲人既已惩罚办了陈明网,再要闹事,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刘家寨。



        刘友仁再一次研究着新送来的粮由,这是刘光表刚刚拿来得。



        粮由和过去粗糙的毛边账册纸上拿木戳子盖上字句再乱涂几个毛笔字不同,这张粮由是印出来,纸厚而挺。上面填写着黄家塞的起课田亩数、每亩正赋多少,每石耗米多少,指定在几月几日之前到县城、东门市、博铺或者南宝的德隆粮行交兑。除了糙米之外,德隆的粮食流通券也可交兑。逾期不交即上门催缴,并按日征收  的滞纳金。



        “送粮由来的粮差是哪位?请进来见一见刘友仁虽然在加来,县城里的事情却是一清二楚。既然陈明网一伙已经被肃清。新成立的“征粮局”的粮差就要见一见,拉拢下感情。这也是惯例。



        “送到就走了,侄子请他留饭,他亦不肯



        “草鞋钱送了没有?。



        “送了五百文,但是    ”刘光表的语气有点难以置信,“不肯收。”



        “不肯收?嫌少么。



        “不是刘光表说,“态度很是坚决。并不做作。”



        “真是奇怪!”刘友仁想到大家议论过澳洲人的从不受贿,也不许手下收取任何好处。他原以为也不过说说而已,或者是在澳洲人眼皮下看得紧才会这样。没想到还真能做到。



        “叫什么名字?。



        “侄儿不知    ”



        “你办得什么事!”刘友仁不满的斥责道。



        “侄儿问了,他不肯说,只说他的工号是    是    。刘光表指了下粮由。最下面送达人后面跟着一串歪歪扭扭的符号,叫什么阿拉伯数字。



        “他就问侄儿撕了一张回执,还耍侄儿盖个手印



        刘友仁看了下,粮由的下半段是被撕掉的,还有骑缝的数字。这全新的花样他一时无心研究,问道:



        “每石秋赋缴三斗耗米?。



        “算是比在陈明网手里少了三升刘友仁不满的嘀咕道,但是再仔细看,粮由上的起课数字却是三百八十亩    和过去一样。。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比比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