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6章 科举-《水浒话事人》
            
            
            
                
    第(2/3)页
    孙磊拿过册子翻了翻,上面是考生的姓名和籍贯信息。
    “一万五千一百八十九人!”
    闻焕章回答道。
    “人数还不少呢!”
    孙磊很是意外,记得上次参加考试的也就几千人吧,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地方上筛选之后送上来的名单。
    “陛下,这教育普及得广,考生肯定就多,现在还算好,按照比例,几年之后可能会有十万以上的考生!”
    闻焕章回答道。
    “十万考生?这么多人来梁山城考试是不是不合适?”
    孙磊皱眉问道。
    “陛下这是何意?”
    闻焕章看着孙磊问道,他不知道皇帝究竟想表达什么。
    “我的意思是这考试能不能各地自己举行,十万人来梁山城,住的地方都不一定够吧,而且这么多人也难管理。”
    孙磊看着闻焕章道,他觉得这考试没必要非来梁山城一趟,实在是有些劳民伤财。
    “臣觉得不妥!”
    闻焕章行礼道。
    “恩?不妥?”
    孙磊意外的看着闻焕章问道,他以为闻焕章会同意的。
    “是的,臣觉得不妥,科举考试,国家选材,要的就是公平!如若放到地方上,舞弊之事会层出不穷,科举可以不取士,但绝不可滥。”
    闻焕章回答道。
    “只是人太多了,这每年来一次,劳民伤财的!”
    孙磊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可都挤到梁山来也不是个事啊。
    “陛下若是觉得人太多,可以在地方上再加一次筛选,这样可以控制最终来梁山参加科举的人员数量!但最终科举一定要在梁山举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相对的公平!”
    闻焕章给出了解决办法。
    “这样也行吧!让他们把人数控制在五千以下。”
    孙磊点头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另外,还有一事臣要提前禀报给陛下!”
    闻焕章从袖子里取出几张考卷递给孙磊。
    孙磊疑惑的接过来看了看。
    “这一份答得最好,言之有物,又贴合实际,虽然有些大胆,但不失为一个好苗子。至于其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