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中秋【中二】-《红楼如此多骄》
            
            
            
                
    第(2/3)页
    【隆源五年六月初八。
    今天在母亲面前失态了。
    盖因梅家突然来信,要求在年底之前送宝琴进京完婚。
    宝琴才十三岁,离及笄也还有两年!
    更何况母亲尤在病中,这时我怎么忍心把妹妹从她老人家身边带走?!】
    这是到如今最短的一段,却是情绪转变最大的一段。
    上一段还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忧伤,以及兄妹间美好的互动当中,这一段却陡然提到了梅家催婚的事情,让众人的心情也随之急转直下。
    【隆源五年六月初九。
    母亲说的对,梅世叔是堂堂翰林,焉能不知礼守礼?何况他当年困顿时,全赖父亲资助这才得以金榜题名,若没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又怎会急着催促宝琴进京完婚?
    但母亲毕竟是在病中。
    故此我在回信中详细阐明了家中的情况,期望梅家可以宽限一段时日,至少等到母亲的病情好转之后。】
    第五段‘薛蝌’的态度明显又软化了下来,字字句句可见他对母亲的孝顺,又着重突出了对翰林的推崇,以及自家曾对梅翰林有恩的事实。
    这时众人也都隐约猜出了焦顺的用意,可靠这起居随笔一样的东西,真就能重创梅家吗?
    【隆源五年六月二十四。
    梅家依旧坚持要妹妹进京完婚,看来果然是有迫不得已的缘故。
    因母亲也一再催促,希望可以完成父亲的遗命,无奈之下,我已决议中秋之后携妹进京。
    母亲虽不能前往,万幸伯母与堂兄堂姐皆在京中……】
    【隆源五年七月十八。
    梅家再次来信催促,母亲为此亲自带人整理好了行李,责令我立即进京……】
    【隆源五年七月十九。
    无奈启程。
    登船后不久,宝琴的舱室里隐隐有哭声传出……】
    这次焦顺一鼓作气写了三段,当然内容都很简短就是了。
    而接下来也即将迎来重头戏:
    【隆源五年八月初三。
    终于抵京。
    因比预计中早到了半个多月,伯母一时尚未从荣国府搬回紫金街老宅,偏又恰逢荣国府老封君过寿,伯母便领着我与妹妹前往贺寿,不想老封君甚喜妹妹品貌脾性,极力挽留她在家中住上几日。
    伯母推脱不过,只得代她应下。
    妹妹一向讨长辈喜欢,希望嫁到梅家之后依旧如此……】
    【隆源五年八月初四。
    昨晚突然接到梅世叔传信,让我与妹妹尽快搬离荣国府。
    或许是怕耽搁了婚事?
    我与伯母商量之后,决定约梅世叔去老宅面谈。】
    【隆源五年八月初五。
    梅世叔不顾家母尚在病中,反复催促妹妹尽快进京完婚,如今却怎么连半日假都舍不得请?!
    伯母亦是寡居之人,因考量晚上见客多有不便,这才选在下午,谁知……
    而晚上见面后,梅世叔又莫名要求婚事一切从简!
    我家虽不是书香门第,却也是公卿贵胄之后,况且家父已然辞世,我这做兄长正该极力补偿妹妹,怎么可能让她委委屈屈的出嫁?!
    伯母为此也十分生气。
    梅家,到底是在想什么?!】
    这三段次序推进,首先解释了兄妹两个住进荣国府既是意外,也是梅家不断催逼造成的结果。
    然后第二段再次急转直下,既表达出了对梅家无理要求的困惑,又体现出薛蝌处处为梅家着想的态度。
    第三段的情绪再次达到高潮……
    众人看罢都是义愤填膺,尤其是头回得知细节的黛玉、探春、湘云三人,更是忍不住对梅家大加斥责。
    林黛玉揽着宝琴的胳膊,也无形间增加了不少的力度。
    【隆源五年八月初六。
    一夜辗转反侧,我准备重新和梅家商量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毕竟这是父亲的遗命,临行前母亲又不止一次殷切嘱咐……】
    【隆源五年八月初七。
    受了梅家的刁难。】
    【八月初九。
    同上。
    另,我打听到梅家老太太虽有些健忘,身子骨却还算安康,心下有些矛盾,既为妹妹不用做冲喜新娘而开心,又为梅家的自私而恼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