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主动投降的弊端-《三国之我要当皇帝》
            
            
            
                
    第(1/3)页
    虽然新罗国王和百济国王,已经投降了自己。
    但是曹植还是选择带着大军南下,进入新罗国和百济国的土地上。
    究其原因。
    则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是主动投降,而不是曹植打到他们投降!
    主动投降,固然可以减少流血。
    但是,主动投降,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主动投降,没有改变原来的权力构成!
    拿新罗国举例。
    虽然说,他们的国王以及全体新罗国的百姓,如今都属于大汉的臣民。
    但是对于新罗国王而言,如今的他,只是头上多了一个爹罢了。
    这个爹,非但不会夺取他的权力。
    相反,这个爹还要给他各种资源,以及保护。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
    是他们的国王,带着他们成为了大汉的子民;
    是他们的国王,带领他们走上了幸福的道路。
    这样的结果就是。
    新罗国王的权势和威严,会在新罗国越来越大。
    反观曹植。
    却是如同一个吉祥物一样。
    只有在新罗国需要曹植的时候,曹植才有他的价值。
    等到新罗国不需要曹植的时候,曹植就会被他们无情的抛弃。
    而这,并不是曹植想要的!
    准确的说,是曹植不想当冤大头!
    既然不想当冤大头。
    那么曹植,就必须在新罗国和百济国做些事情。
    比如:通过各种让利于民,提升曹植在两国百姓心中的影响力;
    比如: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打压两国的旧贵族,扶植亲近自己的人,成为新贵族。
    只有这样做,假以时日后。
    新罗国和百济国的臣民们,才会自发的认同自己大汉子民的身份。
    否则,哪怕是曹植对他们再好。
    在他们的心里,仍旧会觉得自己是新罗国人、百济国人,而不是汉国人。
    ……
    大军一路南下。
    进入新罗国的土地。
    新罗国王和百济国王,则是像两个热情的向导一样。
    为曹植介绍沿途的风景。
    虽然,他们在介绍中,用了很多华丽的辞藻。
    但是曹植看见的,和他们所说的,没有一个字是一样的!
    沿途中。
    曹植遇到了很多百姓。
    也了解了他们的衣食住行。
    当发现彼时的新罗国人。
    绝大多数人,一家人只有一件衣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