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小王子》成了现象级童话作品。 因为它的读者是如此广泛,可以是儿童,可以是中学生,可以是大学生,可以是工作党…… 不同群体阅读总能碰撞出不同的思考和体验。 甚至各大主流媒体也在积极报道。 华夏日报:《我们曾经都是小王子》 央台新闻:《我喜欢聆听星星,它们就像五亿个小铃铛一样》 每篇文章都写得很美。 后来就连国教部都单独发了一条推文。 “拟将《小王子》列入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这条消息一出,《小王子》的销量硬是又暴增了一波。 “安徒生牌面啊,都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了。” “让我们猜猜安徒生到底多少岁了,竟然能写出如此深刻的文字。” “至少也得三四十岁吧。” “甚至五六十岁,对人生的洞见真是绝了。太年轻写不出来,因为阅历不够。” “越来越好奇安徒生是怎样一个人了。” 安徒生再次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但讨论来讨论去,安徒生的神秘面纱始终无法揭开。 苏晨他闲下来也在浏览网友们的讨论。 很多人竟然说自己一边听《稻香》,一边看《小王子》,因为和二者都和童年有关,二者搭配在一起会更有感觉。 也有人说《小王子》和《夜空中的星》最配。 因为安徒生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写道:“既然我住在其中一颗星星上,既然我在其中一颗星星上发出笑声,当你夜晚仰望天空的时候,对你来说,仿佛所有星星都在笑着。你呀,你会拥有会笑的星星。” “所以这是苏爹和安徒生的梦幻联动吗?” “也许吧。” 苏小夕最近对《小王子》也爱不释手。 她喜欢小王子,喜欢狐狸。 不喜欢什么都要“下命令”的国王。 “爸爸,真的有b-612星球吗?”苏小夕好奇问。 “应该有吧。”苏晨笑着说道。 “那要怎么去找小王子呢?” “快快乐乐长大你就会遇到自己的小王子了。”苏晨悄悄偷换了一个概念。 但苏小夕并没有理解到那一层意思,只是鼓着大眼睛哦了一声,“爸爸,带我去山上看星星好不好?我想看看小王子的星球。” “好啊,爸爸带上望远镜,说不定还能看到流星雨哦。”苏晨将苏小夕搂入怀中。 苏晨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立刻下单购买入门级的天文设备。 女儿别说想看星星了。 就是摘星星,苏晨也会想想办法。 …… 《小王子》的爆火将安徒生在童话作家中的地位提升了一大截。 即便在作家圈中。 安徒生也经常被作者们放在与童话大师陈光平起平坐的位置。 慢慢的也有了童话大师之称。 与此同时《小王子》这种既针对儿童也针对成年人的“童话模式”开始兴起,童话作家们逐渐探索童话的全新创作模式。 童话。 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 也许,被现实击得千疮百孔的成年人,也需要童话治愈,找找那颗纯粹的初心。 …… 苏晨没有将心思继续放在《小王子》上。 《国风大典》下一期要呈现的作品还没有选定。 他得忙着把歌选好。 主题:国色! 【白青黑赤黄】 还必须是国风。 苏晨心里将地球所有经典国风歌曲的歌词过了一遍,然后从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歌曲。 一共选出三首。 《花田错》、《发如雪》、《青花瓷》。 《花田错》有两句歌词,“红楼那一场梦”、“被白雪覆盖那些青翠”。 《发如雪》:“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成灰” 《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三首歌都不错。 但《青花瓷》肯定是大招级别的作品,毕竟都是国风天花板了,大招得留到后面放。 苏晨其实也很纠结。 因为后面不一定会恰好出用得上《青花瓷》的题目啊…… 用还是不用? 思量再三,苏晨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用这首歌。 至于《花田错》和《发如雪》,苏晨也很快有了定论,十一月没嚣张,十二月还不赶紧嚣张一下? 就它了! 《十一月的嚣张》第二主打歌…… ? ?第一更送到,有事耽搁,更新晚了。抱歉。 ? 日常求推荐票,月票和打赏。昨天上畅销精选,起点竟然新书畅销第一了!都市畅销第五!全部畅销18!!只能说,读者老爷们牛逼。给你们磕头道谢了。感谢支持。 ?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