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见端倪-《将有娇夫》


    第(2/3)页

    “那便如此决定了。”陛下摆摆手不愿多说,算是应允了。见那宋沂源迟迟不离开,侧身愠怒道:“学士可还有事禀报?”

    “微臣告退!”宋沂源知晓陛下此举定是无意多说,便决定作罢。若此时,自己还据理力争,恐非良策。况且,虽然和自己预想的有些偏颇,但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

    宋沂源走后,王内侍见陛下坐回案桌前,拿起奏折不过瞬间又放了回去,良久,便问王内侍:“他所言,可有偏颇?”

    “回陛下,确实如此!不过此人与林大人来往甚密。”王内侍如实道。

    案桌上的人皱眉久久未言语,半晌过后,才厉声道:“这天下能人异士都让他林府占尽了。”

    “这首辅大人对陛下可谓赤诚……”王内侍刚想宽慰两句,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见案桌上的人戾气深重,眼如鹰勾,死死盯地自己喘不过气来,只得将到嘴的话,硬生生给咽了回去,心有余悸地退了出了寝殿.

    “陛下,魏王来了!太子也在门外。”王内侍附耳凑上案桌上打盹儿的人,只见那人抬眼,坐直了身子,撇眉缓缓道:“他不是早早回了府,这时候来做什么?两人还凑一起了?”

    “老奴这就遣他们回去?”王内侍手指着殿门,欲侧身前往。

    “领进来!”案桌上的人思虑片刻,抬手叫住了王内侍道。

    王内侍也不知具体说的是谁,片刻便领着太子和魏王前来。

    案桌上的人怪气道:“这倒是一同来了,怎么?对寡人不满?”

    “儿臣自是不敢!儿臣特来禀明父皇,行刺父皇的人,儿臣抓了有干系的几人。”太子萧玄欣喜上前俯身行礼,似是邀功行赏。

    “是那范恬?还是韩东?”萧策讥笑道,侧眼撇了萧玄,心中不免觉得好笑,就这点能耐还来邀功,当真是小孩子性情。

    “这……”萧玄俯身不敢抬头,任由萧策讥笑,暗自盘算,不论如何当今太子是他萧玄,当今镇国侯府是他舅父,日后这龙椅也必定是他萧玄坐,忍一时风平浪尽……

    案桌上的人闻言,频频皱眉,询问道:“这便是你今日来的目的?”

    “儿臣知罪,儿臣愿戴罪立功,恳请父皇下旨,捉拿范恬一干人等!”萧玄心生不安生怕那萧策夺了先机,急忙道。

    案桌上的人闻言,皱眉不语。

    半晌对着萧策开口道:“你觉着呢?”

    萧策顿了顿开口道:“夏侯乃太子舅父,为我南诏镇守疆土,幼子夏博弈在我朝养了多年,如今夏侯病重,倒不如对外宣称夏博弈尽孝,既承了陛下恩情,他们也不敢在此时造次,还可在诸公面前展示陛下宽厚仁爱,以博民心,以稳军心。”

    案桌上的人皱眉,没做任何表示,萧玄见缝插针,高声号叫道:“行刺乃是重罪,万万不可就此作罢?”

    萧策轻笑不语,他对萧玄的反应很满意。那萧玄也不是草包,立刻便明白了其中利害,忍气吞声,小心询问道:“这旅途长远,倘若途中病故,也……也未尝不可?”

    萧玄原作的打算是捉了范恬抵罪,可现在看来,是不能如他的愿了。

    “行此举必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还能叫你捉那几人?笑话!”案桌上的人叉腰继续厉声道:“看看你那好舅父,哪里还把朕放在眼里?要不是看你母妃走得早,他还能如此猖狂?”

    话音刚落,便察觉言语有失,偷眼瞧了萧策,见他眸子低垂,一副淡漠情形,仿佛此时根本与自己毫无关系一样.皇帝不是不明白这两人暗自较劲,可事实却也同萧策所说,此时,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才是良策。

    案桌上的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这一言一语的,都没说萧策来的目的,便侧目而视,开口询问道:“你来,怕不只是说行刺之事?”

    “正是,太子及冠之年,是该立太子妃了。”萧策侧身瞧了眼慌乱失措的萧玄,若不是彼此心知肚明,还真以为这魏王是为了太子的终身大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