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乾清学府 第22章 乱箭场中-《三界论道》


    第(2/3)页

    场地正中的铁笼没有门,不过由于间隙很大,侧着身就能钻进去。

    这个铁笼并不是为了将人关在里面,而是给受训人的活动范围加上一个限制,确保他处于连弩的攻击范围内,要不然如果有人跑得远远的躲起来,连弩只会朝着中心那一小块区域发射,那岂不是失去了训练的作用?

    齐安身子骨还没长开,不用侧身就能钻进笼子,数息之后,就听到左后侧“嗖”的一道破空声,一根半尺多长的钝头短矢飞射而来,速度竟然比寻常士兵开弓射击还要快,差不多相当于武师级的射速。

    大乾王朝最普通的士兵是武士层次,武师已经是兵长级别,而武师的臂力要超过武士,可以拉开更强的弓,射出更快的箭。

    乱箭场所针对的训练对象是武宗,由武师射出的箭都能轻易躲避,所以单只一根箭矢并不能产生威胁,要对武宗造成压力,箭矢的数量必不能少。

    从“乱箭场”这个名字来看,肯定不只一两支箭,一轮训练下来,至少要发射上万支箭,所以齐安刚侧身避过第一支箭矢,第二支就紧跟而至。

    随后就听见“嗖嗖嗖嗖”的声音不绝于耳,箭矢一根接着一根的从各个方位飞射而来,几乎不给人喘息的时间。

    齐安拼命闪躲,但足足有三十台连弩机轮番发射,想要完全躲开,一支箭都不中,并不太容易。

    不过齐安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个子矮,身子小,目标不像成年人那么大,而乱箭场显然是按照成年人的体格来设计的,有些本该是射向头部的箭矢根本就不用躲,直接从头顶上飞过去。

    但箭矢不是只从一个方向射过来,而是四面八方都有,正面那些能看见的还好,背面看不见的就有些防不胜防,光靠听风辨位还不够,更多时候要靠感觉,比如对气流的感应,对危险的感知,对走位的预判等等,非常考验反应能力和速度灵巧。

    然而铁笼里面的空间就那么大,箭矢又是连续不断的从各处飞射而来,再怎么躲,还是难免有失手的时候,一场训练下来,齐安竟然足足中了十五箭。

    一场训练至少会射出数万支箭,只中十五箭的话,闪避率还是挺高的,也还不到千分之一。但齐安却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他觉得好几次自己应该都能躲过的,只是反应慢了半拍,或是动作迟了一点,才导致中箭。

    乱箭场每月有五次使用机会,齐安他们打算在今天都把它用掉。一次训练要耗费一个时辰,完成后休息一刻钟,等待弩机重新装填箭矢,再接着继续训练,五次结束后,六个时辰就过去了。

    齐安最好的一次成绩是只中了五箭,几乎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有所提升,然而最糟糕的却是最后一次,居然比第一次还要多中两箭,达到十七箭,不过那是因为在进行最后一次训练的时候,太阳下山,天色已晚,光线渐渐变得昏暗不清,所以才导致成绩下滑,这也是情有可原。

    由于围墙的遮挡,外面人看不到里面的情况,而里面人也看不到外面,只有在训练结束后通过交流,才能得知每个人的大致成绩。

    从结果来看,成绩最好的竟然是屈寒,最多一次中了九箭,最少一次只中了两箭;其次是齐安,估计是因为他目标小,再加上自身比较灵活,所以还算不错;紧随其后的是项方;垫底依旧是悲催的纪正月。

    不过此四人的成绩相差并不大,即使是最差的纪正月,也没比齐安差得太多,这让齐安意识到,自己在身法灵巧这方面,其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通过谈话知道,另三人都是至少掌握了一种身法绝学,而齐安仅仅是凭着下意识的反应来躲闪,即便这样,他的成绩依旧是中上水平,仅比屈寒差了一筹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