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修拱了拱手道:“遵旨。” 一楼。 虎贲军和新军比试的事,基本已经确定下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这场宴席也快要接近尾声。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喝的微醺,摇头晃脑,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使团一侧。 魏兴来见状,望向身侧的一名锦衣华服的青年,俯身在他的耳畔,问道: “刘俞,本官让你作的诗,可作好了?” 锦衣华服的年轻人,清秀的脸庞带着微醺的红润,回道: “不过是一首小诗,有何难” 说到这,打了个酒嗝,继续道: “实话告诉大人,大人刚吩咐在下的那一天,在下便已经将诗做好。” 魏兴来微微一怔,眉头皱起,质问道: “那本官之前问你,你为何一直推脱?” 有燕北府诗魁之称的刘俞,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缓缓道: “若是在下之前就将这首诗的内容告诉大人,大人将其据为己有,在下又能如何?” 魏兴来深吸一口气,平复心中的怒火,不冷不淡的道: “本官不是答应你了,这出风头的机会让给你,你作的诗,由你自己诵!” 刘俞眼睛微微眯起,看向魏兴来,好似醉了一般,用含糊不清的声音道: “你们这些人说一套做一套……不可信” 此话一出。 魏兴来眸子里迸发出熊熊燃烧的怒火,但想到要他还有用,隐忍不发,只是冷冷的道: “将你诗的内容告诉本官。” 刘俞瞥了他一眼,没有拒绝,轻声念诵。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桂千树,尽是赵公去后栽。” 听闻此诗。 魏兴来眼眸一亮,脸上露出兴奋之色,忍不住用颤抖的声音道: “好!好诗!” 这首诗的第一句描绘长安街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的场景。 第二句描述人们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 玄都观是长安城南的一座道观,颇有名气。 最后两句则是在说 玄都观里栽种着许多株桂花树,全都是赵公离开长安后栽下的。 这里的赵公,毫无疑问指的是十年前,受乾国丞相方修排挤,被迫致仕的上一任丞相——赵景。 四句诗听着没什么,只是描绘了长安城百姓欣赏桂花的场景。 实际上,讽刺意味浓厚! 前两句。 看花之人代指的是长安城的新贵,如吏部尚书杜晨安,户部尚书秦兴言等 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桂花一样。 后两句。 桂千树指的则是新任丞相——方修! 十年前,赵公致仕,离开长安。 方修靠阿谀献媚攀爬至丞相之位,将长安搞得乌烟瘴气,烟尘扑面…… 短短四句诗,借题发挥,表达了刘俞对这些人极大的鄙视和无情的讽刺。 而这 正是魏兴来想要的! 他克制住内心的激动,看向一旁的翰林院典簿,叮嘱道r> “本官不管你怎么想,等会这首诗,一定要记好了!” 紧接着,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就要念诵此诗。 这个时候。 刘俞却是一把拽住了他,似醉非醉道: “大人方才不是答应在下,由在下念诵此诗?” /93/93442/2801241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