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文武之别-《舆宋》
第(2/3)页
一首破阵子,当真是如惊天霹雳,震得楼中众人鸦雀无声,过了良久,王自黎挂着一脸不自然的笑容,开口道:“林兄,这词确实磅礴大气,只是观这词中之意,是准备从军吗?”
此时虽然哲宗赵熙着力提升武人的地位,但自大宋朝开国以来,抑制武人就是基本国策,名将强如狄青,也是脸刺金印,在朝堂之上被韩琦当场呵斥,瑟瑟发抖,甚至当众斩了他的部下。狄青百战名帅尚且如此,一般的武人地位就更加难堪了。
这首词,慷慨激昂,境界高远,确实一时佳作。但词中的真意……确实是为文人所不容。自古文武不两立,这是大节之争,在这北宋朝,文人 就是天生要比武人高出一等,突然有林与这么来了一出,说实话,真的是太不走寻常路了。就连和他本为盟友的徐安也是惊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林与左顾右盼,见大家都是一副惊叹中带着鄙视与怜悯的表情,就知道这楼里都是自命清高的读书人,竟无一人能为国分忧,这文会不过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于国于民除了浪费粮食,真是毫无用处。
如今是绍圣初年,再过三十年,北方异族的铁蹄就将踏破汴梁的城墙,将整个赵氏皇族一网打尽,北宋竟无能一战之军?是武人不够勇猛吗?不是,就算在面对金国铁骑全面劣势的情况下,依然有悍不畏死的军将回师勤王,要不然金国也不会只是掳走了皇族,而是挥师南下一统江山了。
哪怕是在靖康之后偏安一隅的南宋,也有岳飞、韩世忠、杨再兴这等名将,打得不可一世的金国头破血流,差一点就要被迫迁都。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就出在这帮子争名夺利的文人身上啊,要不是他们为了文武之争,压制武人多年,大宋军备败坏,怎么会有如此凄凉的下场的?
以大宋之富庶,哪怕确实正面不敌,但坐守坚城,又有兵甲之利,哪有那么容易完蛋。而最最讽刺的是,那些提议议和的,将赵宋皇族拱手送上的,也正是这些平时满嘴道德文章的文官啊。
林与心绪起伏,环视了周围一眼,眼神中的轻蔑再也掩饰不住。只要是在场与他眼神接触之人,都感受到了一种悸动,那是深深的**裸的毫无掩饰的敌意和鄙视。
特别是韵儿姑娘,林与扫过他的时候,那种接近于目空一切的愤怒,让这位花中魁首忍不住退后了两步,差点撞到了栏杆上。
林与随手将笔往地上一抛:“林某人只是羡慕当年汉唐景象,汉人武功令人悠然神往,没想到大家却是如此地敏感。”
他说这话时,眼神又是一扫,注视的,却是徐家众人,徐安站在人群中坐立不安。林与是他的盟友,也是徐家翻身的希望,这一次能不能在王家的全面压制之下翻身,可以说最重要的两个节点,一是明年参加科举的徐恩,另一个就是这离经叛道的林与了。
可他不敢声援林与,内心中甚至一点都不想声援,这是文武之争啊!无论徐王两家再怎么争斗,那都是文官集团内斗,但面对着武人,他们就算打出血来,也得站在同一战线。
因为利益共同体,文官要恰饭的嘛,自己斗也就算了,怎么能容忍粗鄙的武人上位呢?
徐家不敢冒这个险,只要他们今天敢为林与说一句话,明日徐家就会成为天下世族的公敌,破落就在眼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