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门店装修-《儒商》


    第(3/3)页

    李婉道:“你不是说过,这个竹箕粉有许多条件限制吗?在阳州这里也能做得出你们乡下那种味道来?”

    林强笑着对她说:“小茹之前已经来尝过了,大赞好味,你一会亲自尝尝,知道跟我们乡下那里的味道有没有区别了。”

    孟茹注意到墙贴着简单的菜单:主打是“高桥竹箕粉”,5元/份;菜干咸骨粥,2元/碗;猪红粥,1元/碗;白粥,免费。

    “早餐的款式这几样?”孟茹问道。

    “对,我们的理念是要做精和简约,那些费时费力的生滚粥和炒粉之类的全部不做,菜干粥、猪红粥和白粥可以事先用大锅熬好,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蒸粉。我设想每个早餐店的标配是五个人,其两个蒸粉师傅,两个服务员,一个店长兼收银。”

    林强介绍道,经过多次试验,一个熟手蒸粉师傅,用现在改进过的多层蒸粉炉,每小时平均可以蒸90条粉左右,两个师傅一个早可以蒸出500条粉,这是一个标准门店每天的最大蒸粉供应量。

    早餐店每天的营业时间是早六点到九点,共三个小时,保守估计,每间标准店的日营业额按二千元算,一个月的毛利至少有三万元左右。

    “你们可别小看这每间店每个月只有三万元的毛利,只要我们制定好了统一的工艺和管理流程,这种小店是可以快速复制的,而且对地域的要求不高,可以在同一条大街的街头街尾开分店,甚至每一个小区门口都可以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光是阳州老城区这里,可以开多少家分店?”林强道。

    听他这样一分析,李婉和孟茹才知道,林强真的是有一整套的计划的,并不是一时的冲动。如果他的设想能够实现的话,还真是一个没什么风险,投入小,回报大的好点子,像他说的这种标准门店,用不了二万元可以开一家了,真的是可以快速扩张。

    “你说到时候可以聘用本地师傅,那配方和工艺不是很容易被泄露出去?”李婉问道。

    林强道:“放心,如果以后真的开起连锁来,我会在每个城市设一个配料总部,所有分店的的米浆和食材都由总部派送,配方不会被泄露的。”

    正说话间,龙强已经把刚刚蒸好的米粉端了出来,李婉抢先尝了一口,“嗯,不错,原汁原味。”

    龙强说,明天广告公司会过来把招牌和其他标识做好,小店后天开张试营业,但牌照和卫生许可证还没去办,担心会被人查。林强让他尽管放心,说李婉会找关系把所需证照都办下来的。

    孟茹的手机传来了信息提示音,她拿出手机看了看,对林强道:“李大维刚给我发信息,问我们什么时候过去?”

    林强想了想,说干脆明天一早过去吧。

    *********************************

    《儒商》首发易云阅读,正在线写作,请支持正版。欢迎加入书友qq群:28439577。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