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读读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开局嫁给傻王爷在线阅读 - 第131章 感激

第131章 感激

        高烨云点点头,示意马腾继续说下去。

        “这人一旦闲着,就没有好事。若是几十万人一起闲着,那便会出了乱子。况且,这几十万人白白领了粮食不做事情,那更是浪费了!”

        “若是不想浪费人力,又该如何?”高烨景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马腾。

        “以工代赈,就是不白白发放粮食,而是利用这样的时机,将这些灾民全部聚集起来,用以劳力的方式来换取粮食,既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又能借助百姓的力量做事。”马腾慢慢解释道。

        高烨云赞赏地点点头,道:“马先生与本王的意见倒是一致!”

        “只是让百姓做什么事情呢?”高烨景不明白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景王有所不知,百姓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眼下,边城正值百废待兴之际,正需要大量的劳力来完成很多的项目。

        比如这修筑城墙,疏通河道,还有这修建大坝水库之类,除此之外,甚至还可以去开矿、打渔打铁,到工坊做工等。”

        马腾的一番话,高烨景和副将便明白了过来,纷纷点头。

        高烨景心中暗忖,看来这马腾还真是有才啊!

        “马先生说的正是。眼下大旱刚过不久,疏通河道、修筑水库正是时候。若是现今将这水利修好,明年这时,便能有个好的收成了。

        另外,修桥铺路、修筑城墙也需要不少的人力。以往,这样的事情,朝廷都是要征发徭役的。倒不如趁着眼下的时节,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百姓做事。”高烨云补充道。

        马腾见高烨云的见解与自己如出一辙,大有惺惺相惜之感,接着说:“正是这样了,如此一来,百姓们不但有饭吃,也免去了大家闹事的风险了。”

        见众人都对此方案没有异议了,便开始着手开展这项计划。

        接下来的事情便明朗了许多,将城内的大工程全部拟定。

        比方说,哪条路需要翻修,哪座桥需要搭建,哪些城墙需要加固,又有哪些乡县的河道需要疏通,需要兴修水利等等。

        按照各乡各县,将拟定好的工程,全部计算好人力,最后将粮食按照份例拨下。

        只要百姓们有参与工程,便能获得粮食。

        当然,赈灾不仅仅是发动青壮的男人参与劳作,即便是妇女们,也要全部发动起来,一起劳作。

        但是,基于年龄和体力的考量,老人和孩童自然是不需要劳作的,但是仍然能够得到粮食。

        “既是以工代赈,那么粮食就不能少给了。凡是参加劳作的青壮男女,每日皆可领到粮米一升,少许酱菜。至于不能参加劳作的老人和孩童,每人则是每天半升的粮米。”马腾建议道。

        对于这样的提议,高烨云自然是赞同的,众人更是没有异议。

        “以工代赈这样的方法,和单纯的发放赈灾粮食不同。只怕百姓们还不是很清楚。既然我等商定好计策,还需要张贴布告,告知百姓方可。”马腾建议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马先生所言极是。副将,这件事情交由你去办吧!”高烨云对副将道。

        “末将领命!”副将当即便下去办事了。

        副将派人在各处的乡县四下张贴布告,宣布高烨云的决定。

        因着灾荒和战乱,朝廷已经将免除了边城和何处闹灾的地方的赋税。

        因此,高烨云又命副将通知四散流离的百姓,让其返回各自的乡县,青壮年可以参加工程领粮米,老人和孩童也能够领到每人每天半升的粮米。

        另外,还会针对参加劳作的青壮男女,根据其劳作的表现,适当发放一些工钱。

        只是,因着是以工赈灾,所以这发放工钱自然只是寥寥,每天不过二十文钱。

        若是积攒起来,一个月六百文,积少成多,也算是一笔收入,还能增添点粮米。

        告示张贴出去之后,不少灾民还都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灾荒之时,朝廷能够开个粥棚,每天给两碗稀粥聊以度日,便让他们感激不已了。

        但是,现在不仅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还能按照人头领取粮食。若是干得卖力点,还能得点钱银,虽然不多,但是在眼下这样的时节,简直就是恩德了。

        不少灾民以为,朝廷只是想骗他们返乡罢了,因此聚集在城中,迟迟不肯离去。

        不论副将如何劝说,但是百姓们只是不信,只好将这件事情告诉高烨云。

        高烨云略一思虑后,便亲自出城,看见聚集在一处的灾民,黑压压的围成一片,一个面黄肌瘦,双眼无神。

        高烨云见此,道:“副将,给这里的百姓们,每人发五斤粮食,让他们安心返乡吧!”

        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高烨云心里清楚,面对这样的一群灾民,任何大道理都是没有效益的,倒不如直接发放粮食,省得多费口舌。当下,便叫副将直接发放粮食。

        不少的灾民,从家中一路逃荒至此,现在即便是返乡能够领取粮食,但是这一路上也是会面临饥饿的问题。

        只有像现在这般,实实在在将粮食发放他们的手中,他们才敢相信朝廷是真的有这样的安排,也不至于在返乡的途中面临饥饿,才能返回自己的家乡。

        听了高烨云的话,副将立刻带着手下从粮仓之中取出粮食来。

        流民们见了那一袋袋的粮米,都开始骚动起来。若不是因为有士兵在场镇压,维持现场的秩序,只怕这群灾民便会直接冲上前去抢粮米了。

        当一个满头白发的老汉,从士兵手中接过装有五斤粮米的粮食口袋之时,看见那满满当当的粮食口袋,随即便老泪纵横。

        老汉一边哭着,一边对着高烨云直接跪下,连连磕了几个响头,道:“云王的大恩大德,草民永生难忘!”

        见到这老汉的样子,一个一个都领了粮食,便都相信了朝廷的话,这才明白,自己终于是碰见了一个真正的好官了!

        提着沉甸甸的粮食口袋,一个个纷纷下跪,对着高烨云磕头,对高烨云感怀不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

        。

        高烨云连忙下马上前,将面前的灾民一个个扶起身。只是这边刚刚将人扶起,那边的人又跪了下去。

        这些升斗小民,虽说他们多半都是狭隘无知的,但是内心又都是最为淳朴善良的。

        高烨云此次的赈灾之举,为百姓是出于真心的,百姓的心里自然是能感受到高烨云的心意,方有此举。

        马腾站在高烨云的身后,看见这样的一幕,不住地点头,看来,这边城百姓的人心,从此,便都是向着高烨云的了。

        以工代赈之事,在边城内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边城内,以及边城以下的各县乡里,给聚集在城外的流民发放了一些粮食之后,便让他们各自返乡,回到自己原先的村落。

        等到灾民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乡之时,乡县的一些项目已经开始动工了。于是,青壮年便抓紧前往登记,参加劳役。

        若是此时,家中有钱有粮的,不愿意参加以工代赈,倒是不强求。只是,官府也是有规定的,若是青壮年没有参加劳作的,那么便不能领取赈灾的粮食了。

        以工代赈这样的方式还是很有效果的。青壮年每日一升米,老幼每日半升米。并且,若是青壮的男女劳役表现得好,每月还能得到六百文银钱。

        当然,各乡各县开展的这些项目,并不是随随便便便开展起来的。而是由各乡各县研究讨论之后,最后高烨云进行确认,才能开始进行。

        除了开展兴修水利,搭桥修路、修筑城墙等工程,高烨云还鼓励商人们招收流民做工。

        但是,这就和官府的以工代赈有所分别,因此,高烨云便专门下发了一道公文,对商人或者是地主招收灾民做工另有详细的要求。

        比方说,制定灾民们每天劳作的最低收入标准,但是这个标准还是按照发放粮食来计算。

        官府以工代赈的最低标准是,每天发一升粮米和二十文钱。但是,若是商人招收灾民做工,那么这样的最低标准就是每天六十文钱,或者是三升粮米。

        在灾荒的时节,不少商人或者是地主们便会趁此机会,侵吞百姓们的田产。因此,高烨云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便特地下了一道命令。

        从现在开始,一年之内,不准追收百姓的欠款,并且在这一年之中,也禁止追收高利息,只能按照最低的收利息标准来计算。

        若是有人胆敢在这灾荒的节骨眼上放出高利贷,一经查实,便要罚处款项的二十倍罚款。

        并且,对于边城境内的各处粮店,都限制了最高出售价格。若是有超出这个价格出售粮食的,直接将店铺查封,将粮食全部充公。

        并且规定,若是有粮不售者,也要惩处。除非是粮食已经售完,否则不能关张,若是有违令者,也是将粮食全部抄没。

        除此之外,还特地下了一道命令。边城内的粮食,除非是取得了特别的命令,否则,一律不准运出边城境内。

        高烨云这样的做法,都是为了将粮食的价格稳定住。

        (本章完)

        /83/83604/2420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