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水到渠成-《我在古代有引擎》


    第(2/3)页

    “姐夫,你咋啦?”

    “我也不想上学,你能给你姐姐说说吗?”

    “咦!咋回事?”

    “刚才铃铛拿走的,是你姐姐请人开的书单,让我背的!”

    “哦……哈哈哈……”

    苏童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好像心里找到了平衡。

    “你又是咋回事?”

    “老家伙不知变通,竟然以字标字,我都会了,还要跟着他唧唧歪歪的念,这不是耽搁我的时间吗?”

    古代是没有拼音法的,只能以字标字,苏童学了先进的方法,当然受不了落后的方式!

    想着,杨彬点了点头,说道:“入乡随俗吧!”

    ……

    六月二十,清晨,爆竹声里,落红满地,锦江楼二店开张。

    而在锦江楼二店门面的对过,草棚里二十余辆黄包车也是蓄势待发。

    黄包车夫清一色的黑裤黑直褂,不过在右边都统一绣上了‘锦江楼二店’五个大字。

    随后杨彬一挥袖:“开始!”黄包车夫们立刻狂奔而去。

    他们的工作热情之所以如此高涨,是因为杨彬己让王汉向他们通报了管理制度:每天三十文钱,凡挣足二十文以上者,二十文以上的部分百分之二十的抽成。

    这每天三十文一月九百文,相当于一两银子,这对于苦哈哈们不缔于天上掉馅饼!

    再加上提成,跑一天他们也愿意!

    “杨大哥,你这激励人的法子倒是真好!只是有人能坐吗?能拉来客人吗?”

    对于酒楼以后的生意,刘莽其实是不愁的,毕竟锦江楼的酒菜在那里,好酒不怕巷子深,慢慢熬就是,顶多前期亏些银子!

    但花钱坐车,而且要用车引来客人,他却是闻所未闻。

    不过他担心的不是拉不拉的来客人,而是觉的这样还不如把车卖了呢,好赚钱娶杜仙蝶!

    “哈哈,看看再讲吧!没人做的话再把车子买了也不迟!”

    杨彬倒是懂他的心思,乌庄有很多上门求车者,很多已经硬塞了定金,有时杨彬也绝的卖车子不错,不过这样做,倒是暗合了前一世捂盘惜售的道理。

    随后杨彬和刘莽转身去了锦江后后面的账房,喝茶、吃瓜。

    而在他们转身之后,锦江楼西侧,仙客来客栈,矮胖的黄掌柜望着远去的二人撇了撇嘴,心中思忖:“跑到这偏僻的地方开酒楼,脑子怎么想的,我这客栈都快要关门了!哎!官家子弟,有钱没处放,不过难撑一个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