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神道之秘-《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2/3)页
三个任务,第一个,考察太平道,见过了车师道和衣丹城之后,这个外来仙门的实力,已经没有任何疑惑了。
两位人仙后期的仙人,几近于半个地仙宗门的底蕴了。
若无必要,绝不能轻易招惹。
关于这点,杨吉华已经决定,待返回宗门之后,就亲自向掌教师叔和几位太上长老汇报,一定要让宗门认识到太平道的实力和潜力。
这绝不是普通的人仙宗门。
不过,这是返回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要做的,还是完成交接,把有辛国这个烂疮,给割掉送人。
是的,在长青仙宗眼中,有辛国这等已经没了仙人镇守,无法再维持稳定统治的地盘,就是一个烂疮。
除了不断发脓,让宗门在此持续流血之外,就再无一丝益处了。
他们也想过治疗挽回,比如三百年前,有辛国镇守仙人陨落之后,张云雷等有辛别院的弟子,请求留守国中,抵御妖魔,宗门就同意了。
这初衷,就是想看看,这些别院弟子中,能否有人能借助仙人陨落之后,有辛国空出来的气数,修炼成仙。
若有人能成仙,那么有辛国如今的危局,自然就算不得什么了。
在仙人之下,除非再有大妖、鬼帝出手,不然什么妖魔鬼怪,数量再多,也是掀不起风浪来。
而他们长青仙宗,也能在损失了一位仙人之后,再弥补一位回来。
这是对有辛国、对别院弟子、对宗门,都是三全其美的事情。
但最后的结果,显然是让人失望了。
三百年过去,有辛别院的弟子,坐享一国气数,还是没人能够成仙。
张云雷等人,就没一个成器的。
到了现在,这偌大一国,也不得不拱手让人了。
宗门手中,可供人成仙的资粮,又再少了一份。
呜呼哀哉!
‘我横压一域的长青仙宗,怎会落到如此境地?’
想到这些年来,宗门不断放弃的各个地盘,杨吉华心中就是一阵痛心。
看着宗门一步步衰落下去,对于他这些忠心弟子来说,实在是太过折磨了。
杨吉华在悲哀宗门气数日衰时,车师道也收过了神道符诏,然后开始打量起这件神道重宝来。
对于仙界这边的神道体系,九州界并无太多传承,所以陆渊对此,也是所知不多。
到了仙界之后,了解了气数之妙,他便想占据一国,据那气数成仙。
如此,自然对那协助仙门,用来梳理收拢气数的神道神灵,有了浓厚兴趣。
不过陆渊也只是刚到仙界,眼下也不过是在这有辛国的地界上,粗粗站稳了些脚跟罢了。
对于有辛国之外的情况,也只是通过对一些妖魔的搜魂,获得了些许记忆,算不得有多了解。
毕竟,那些妖魔,就算是五气朝元的妖王,本质上,不过是乌合之众。
连仙都不是,又非大族出身,无甚跟脚,又能知晓多少仙界隐秘。
一野生小妖罢了。
所以陆渊就算想要获得神道知识,学习如何册封神灵,也是不知道该从何处获取。
向其它仙门问?
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可是无亲无故,别人又为什要给你这等秘法。
就算给了你,你敢用吗?
就不怕有什么暗手?
而且,找人去要,这也不符合陆渊营造出的太平道马甲。
你一个坐拥两大人仙后期的强大仙门,却连一个小小的封神之法都没有,这么明显的破绽,实在是不合常理,会为人所怀疑。
所以,基于以上种种,在眼下一切都草创初兴的时候,陆渊还真没什么太好办法,去弄到封神之法。
他原本也是打算,先安顿好有辛国,然后再慢慢去寻找摸索神道。
以自己实力,还有近乎无尽的寿元,就算是找不到秘法,自己研究,花个几百上千年,总也能研究出来了。
“不过却是没想到,我还没开始行动,别人就亲自送上门来了。”
借着和分身之间的联系,躲在城中某处,刚指使另一个分身装完太平掌教的陆渊,看着车师道手中的神道符诏,不由面露兴奋。
神念探入其中,顿时就看到了数百个大小不一,犹如星点符文光球。
只是见到,符诏之中,就有信息自动传来。
“原来这就是神道之谜,这些符文光球,就是仙人观察天地运行轨迹之后,所描绘出来的大道之符。
以这些描述天地之理的符文为基础,再抽取某地某城、某山某水的灵性为核心,再请天道认可,就可构筑一神位。
然后以此神位册封天地神灵,就可令其成神。
究其根本,神灵的力量来源,就是来自天地。其得了天道认可,被赋予了一丝权限,在权限所辖之内,就有了超凡之力,
其职责,还是辅佐天道,梳理天地。
而这梳理过程之中,自然就可利用权限,将辖区内散落的天地气数,全都收拢起来。
这样一级级收拢,一地地聚集,慢慢汇总上去,一国气数就到手了。
这才是仙门册封神灵的原因。
就是要利用他们手中的天地权限,来收集天地间散落的气数。
至于这神道符诏,则是收录了册封神灵的一点真灵,以及神位核心,掌控着所有册封神灵的命脉。
凡是有神灵敢反抗,仙门只需持神道符诏,罚其真灵,夺其神位,就能轻松打落一位神灵,将其拿下或斩杀。
有着神道符诏在,只要是出自符诏册封的神灵,就生死荣辱,皆受制于人,再无反抗可能了。
仙门有着这种反制手段,难怪神道之中,也有不少位比仙人的大神。
可在仙门面前,依旧以奴仆自居。
这不是他们自贱,而是事实如此,他们真是奴仆啊。”
陆渊浏览着符诏之中,传递过来的信息,不由心生感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