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光化学蚀刻-《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第(3/3)页
张天赐推开门一看,只见冶金部的一个小工匠推着小推车,棉花垫在车厢的底部,里面装着三个单晶硅圆柱。
张天赐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三个单晶硅圆柱都很不错。
只可惜没有更加先进的电子显微镜,只能凭借感觉和尝试,来判断这个东西的好与坏。
随便挑了一个单晶硅圆柱,将其放到切割机上。
随着切割机运转起来,滋滋啦啦的声音响起,张天赐推着圆柱,横切出三毫米厚度的单晶硅圆片。
看着粗糙的表面,张天赐又用打磨机开始打磨。
等到张天赐浑身沾满了硅粉之后,这个圆晶才打磨完成。
圆晶光滑的表面照映出张天赐的样貌,看着这几乎完美无瑕的圆晶,张天赐露出一丝笑容。
很显然以现在的工艺,根本制造不出现代最落后的芯片,但是看着从零到一的突破,张天赐还是忍不住觉得开心。
天底下还能有什么,是比创造更加让人觉得开心的?
将圆晶放到旋转机器上,张天赐开始最重要的化学蚀刻了。
张天赐本意是打算根据后世的优秀经验,制造出一个丐版的光刻机,但是经过思考之后,张天赐发现大明目前没办法生产,能够发出集束紫外光的设备。
所以张天赐只能换一个研究方向,利用光学来做最简单的化学蚀刻。
虽然原理是一样的,但是能做到的精度可是完全不同的。
张天赐这种光蚀刻,最多能制作出毫米级别的晶体管,像是纳米微米级别,那就太为难张天赐了。
深吸一口气,张天赐打开紫外光,让紫外光直接照射在涂过化学药剂的晶圆上。
因为药品的纯度问题,外加紫外光的强度问题,这个实验还需要进行多次,张天赐才能掌握合适的蚀刻时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