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惊天大案-《川南侠隐传》


    第(2/3)页

    杨度阴恻恻一声咳嗽,冷笑道:“当中的隐情,你们晚辈岂能知晓?我一细说出来,你等自然会明白,只是,唉,狗日的朝廷,妈拉个巴子的,杀人诛心,却往死里坑害了我这一位好兄长,好大哥。”

    “南浦先生入狱之后,忧心如焚。他夫人后来疯疯癫癫走散,下落不明。而南浦先生却深陷监牢,不能相救,他只盼望旧日一众朋友或光绪皇帝会设法前来相救。但他却想不到,光绪帝虽有心保他,却下不了决心因此和洋人结怨。光绪皇帝一心推起洋务运动,国家诸多事宜,当时都要仰仗英法等国,因此他只是表面上责承刑部前往缉拿,实际上也未敢有更进一步的举动。光绪帝只盼南蒲先生久而久之,慢慢放下怨气,此事不了了之,他为了安抚南浦先生,还命我早已写下圣命,要在第二年加封南浦先生为文渊阁协办大学士。只是后来太后当廷震怒,南浦先生入狱,钦点加封的事,这才搁下。”

    “而昔日淮军中的其他同僚,和他交好的有聂士成、刘铭传等人身居高位。湘军中就更甚,南浦先生出生桐城派,湘军中自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下都曾受桐城学派影响,南方湘军中,大家守望相助,多是南浦先生旧识,在座的盛大人、辜鸿铭老爷子,还有辜老的老东家张之洞、道希先生,汪兆镛先生,都是南浦先生的故交,我们当中,一部分人有心相救,却有一部分人有心落井下石。”

    “当年湘军势力壮大之时,汉人将领中颇有人暗自谋划代清廷自立的想法,而且当时之势,湘军攻占太平军后,经营江南半壁江山已经有十多年,论财力江南富硕,论武力清廷八旗子弟哪里能比得上湘军骁勇,更有外交上李鸿章等人也威望极大,当时完全有自立的可能。”

    “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这三员巨头,表面上对慈禧和清廷都是服服帖帖,但私下里难免会有拥兵自重、沾沾自喜之心,只不过都在观望。若是一方贸然称帝,必惹其他几方群起而公之,因此一面虚与委蛇,一面按兵观望。”

    “他们这一番想法,岂能逃得出慈禧妖后的眼睛?……太平军崛起之时,慈禧无兵可用,只得坐视汉人军团势力扩大,太平军消灭以后,慈禧当即责令曾国藩,令手下士兵搜刮三日,准许解甲归田,他这一招实在是恨。湘军中士兵当时并不是朝廷亲兵,只是临时招募的汉人绿营兵勇,他们当兵打战,就为钱财而来,这道指令一下,曾国藩手下的士兵欢天喜地地满载着从天京抢来的黄金白银回湖南老家去了,这样一来,曾国藩兵势骤解。”

    “紧接着,慈禧架空了光绪皇帝,将洋务派打压下去,这是第二步,那么将南浦先生打入死牢,就是她的第三步。”

    “不错,就像刚才这位女娃娃所言,当时的情形,就算慈禧不为南浦先生做主,也完全用不着将一位朝廷重臣打入死牢。……当时在江南一带,各级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湘军的军阀。他们没有多少的知识,凭着军功担任各级地方要职,官员之间相互扶持,相互维护,清廷势力难以插足,慈禧早就想寻找一个机会打压湘军在南方的势力。而南浦先生多次在朝廷之上犯颜直柬,这正好是一个最好的契机。”

    “南浦先生入狱后,我们几位都曾经分别上书。嘿嘿,果然不出这妖后所料,湘军已经被分散得支离破碎,再也无法联名上诉,翻不起什么浪来。慈禧当即以附逆的罪名,逐个解除了我等职务。盛宣怀大人当年身局邮传大臣高位,参议内阁也未能幸免。”

    “这位道希先生眼见不免,远避日本,也是这些年才回到家乡。当时半年下来,我南方共摘除了大小一百多官员的顶戴花翎。唉,这劳什子朝廷已经无可救药,枉费我们一番心思扶持,我们做不做官,又有什么要紧,只是可惜了南浦先生……”

    杨度看了看那名叫邓海山精悍老头,邓海山点点头,随即站起来,把事情接着往下说:“南浦先生监侯期满,这一年秋后便要问斩,”他从怀里摸出一张黄纸来,举着朝大家环顾一周,说:“这是光绪二十二年刑部会同大理寺、都察院判决刘南浦先生斩立决的判决书。唉,当日将这份问斩书送到南浦先生前面的,就是小老儿我了。”

    “当年老夫家贫,为贪得银俩,在菜市口当了一名刽子手。我们做刽子手的,历来有个传统,就是杀人不能过百。要是过了百,必然有损阴德,但入了这一行,却也不能中途畏惧,为的是一旦畏惧,被我们砍头的鬼魂便要找上门来,也必然带来祸患。因此,必须砍满九九之数,杀气才能镇得住阴魂,杀满九九之数,刽子手就会改行。这是祖祖辈辈的规矩,没有人敢违背。南浦先生就是小老儿的九九之数,因此,我对这件事可谓念念不忘。”

    辜鸿铭突然插话:“奇怪的是南浦先生并没有在那一次中死去,问斩后的半月后,南浦先生突然有一天逃到了老夫舍下。我惊奇之下连忙相问。南浦先生不答,只是问起他妻子的下落。我据实相告,说道这一年中,我虽然也设法代他打探寻找,但人海茫茫,我派出去的人如同大海捞针,都是一无所获。案发之前,南蒲先生的夫人已经有身孕在身,此刻算下来若他尚在已有一岁的年纪。南浦先生二话不说,在我这里取了一些盘缠带在身上,便及展开了遥遥无期的寻妻的历程。”

    邓海山摇头叹气一笑,说道:“此事说出来你们或许不信,不错,我没有亲手杀死南浦先生。南浦先生当真是上达天机,有鬼神难测之术,他等不来同僚相救,自知外援无望,但他却不甘就此认命,他心灰意冷之后,便开始琢磨自救。行刑当日,他终究靠着用重金贿赂一名狱卒,在临刑的前一天逃出生天!”

    “不错,那名狱卒就是我。我生性贪财,当日南浦先生竟然给我说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有关石达开宝藏的秘密。”

    “本来我也不信,但是那一天的情形,我记得清清楚楚,南浦先生说过的话,我一个字也不会忘记。有一日慈禧太后亲自到狱中提审要犯,南蒲先生一言不发,慈禧太后离去后,南浦先生竟然问我,有没有看见慈禧头上戴着的那颗夜明珠。”

    “我怎么会不见,当时慈禧一走进来,死囚牢里立即墙壁生辉。我偷偷抬头望去,慈禧太后头上一刻鹅蛋大的宝石,熠熠生辉,一间晦暗死气沉沉的死牢,瞬间照得春意融融。”

    “南浦先生对我说,你出去之后到天桥下前门旅店,找到地字房靠南的最后一间,把床挪开,有一块砖头松动,你去把那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疑惑不解,好奇心起,便依照他说的去寻找,你们猜我找到什么!一颗和慈禧太后头上的夜明珠一模一样的宝珠!”

    “我当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回到牢房,支开其他狱卒便问他怎么回事,他说的这一番话,我至今一字没有忘记。

    他告诉我说,那是石达开宝藏里的三颗至高无上的宝贝。当年是洪秀全用来封赏给他手下功劳最大的大臣,杨秀清位居诸王之首,得到一颗;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勤王有功,洪秀全为了安抚和笼络石达开,赐给了他第二颗,但他却不知道,其实杨秀清那颗在乱军中为韦昌辉所得,韦昌辉后来又围杀了石达开满门,石达开找他报仇时,韦昌辉曾经以这颗宝石求救,石达开岂会因为这一块小小的宝石就放下灭门之狠,他不知道宝石来历,杀了韦昌辉之后就将宝石交给亲军近侍保管。直到后来洪秀全赏赐,石达开才知道宝珠的珍贵。后来石达开出走,天京陷落,第三颗被曾国藩进献给慈禧太后,就是她帽子上的那一颗,石达开这两颗便从此跟随他远走西南。”

    “南浦先生又对我说:‘你知道吗?我曾经在石达开临死之际奉皇帝之命前去招降他,他的宝藏的秘密都在我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