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6章 科举-《水浒话事人》
            
            
            
                
    第(1/3)页
    最让孙磊意外的是东北的粮食大丰收,一船船的粮食顺着辽水进入了渤海,然后沿着黄河到了梁山城。
    东北的荒蛮之地竟然能让粮食丰收,这让官员们很意外,他们的印象里,东北那就是冰天雪地,放马牧羊都嫌荒凉的地方。
    “今年地方上做的不错!”
    孙磊给了出评判,地方上这一年做得确实不错,现在的税收已经赶上了大宋时期,不错齐国税收宽松,对各行各业补贴很多,要是像大宋那样苛捐杂税,两亿多银币也能收上来。
    官员们松了口气,皇帝能满意就好,自古以来文官才是国家的只要管理着,而如今他们文官在税收上竟然被武官压制,他们都感觉没脸见人。
    各种税赋禀报完毕,孙磊非常满意,自己的国库又充盈起来了,家里有钱遇事就不慌。
    内阁官员、兵部官员、六部堂官轮流开始奏对。
    “陛下,今年的科考还是年后么?”
    闻焕章行礼问道,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科举考试。
    按照大宋的习惯,科举考试是三年一次,但齐国大兴教育,三年一次显然不合适。
    “往后推一推吧,年后太紧张了,四月份吧!那时候春暖花开。”
    孙磊开口道,他这是为了体谅那些偏远地区的考生,比如西南山区,那里的考生年后恐怕赶不过来,就是赶来了,匆匆忙忙参加考试可能也会受影响。
    “是,陛下!”
    闻焕章行礼道,今年他是科举的主考官,这些事情都是他亲力亲为。
    “陛下,医药研究所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药物已经研制出来了,可以进行给病人使用!”
    一名官员开口道。
    “这么快?”
    孙磊很意外,医药研究那是很漫长的。
    “是的,他们说数万例的人体实验已经足够证明药效。他们也根据前线的实验数据改进了!”
    官员开口道。
    “让他们把药送到前线去试试再说,别急着给自己人用!”
    孙磊摆手道,虽然大量的人体实验能快速推进药物的成品,但他觉得还是稳妥点好,谁之后后遗症又可以滞后。
    “是,陛下!”
    官员行礼道。
    早朝在一片祥和中结束,孙磊离开了,官员们也退了出去。
    偏殿。
    “陛下,这些是今年各地报上来的考生名单。”
    闻焕章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孙磊。
    “多少人?”
    第(1/3)页